1.21.2007

《恐懼之邦》

「我已經有我的了,我不要你去拿你的」─Michael Crichton

這是去年寫的舊文,搬上新家來和大家分享。《恐懼之邦》譯自Michael Crichton於2004年寫的《State of Fear》,是一本顛覆環保概念的書,書中所舉的數據皆有文獻可考,因此譯者洪蘭才會評此書「作者以作學術論文的態度寫小說,而台灣卻常見用寫小說的態度寫論文」。印象最深刻的要屬「美洲杉市」(P.473~P.480)這一節,海斯‧珍妮佛向泰徳‧布萊徳利解釋美洲杉是怎麼形成的。


珍妮佛解釋,兩萬年前冰河時期,根本沒有樹!冰河融化之後有了湖水與沼澤溼地;又過了幾千年,溼地乾枯,開始有了雜草與小動物,這時人類已經學會打獵和放火;又過了幾千年,原本的動植物歷經環境變遷,死亡的動植物分解養分,形成另一種適合生存的生物,此時的植物漸漸變得硬質,而非形成之初的草類;接著,過了四千多年,氣候變得乾燥而炎熱,發生了許多森林大火,原本的植物被燒掉了,逐漸由新的、適合生存的生物所取代;大約六千年前,氣候又變了,一些高大濃密杉樹侵占整個森林排擠原先的生物,又因為枝葉遮住陽光,使得該地不適於其他物種生存,有智慧的印地安人定期燒毀森林,維持著該地生態平衡。珍妮佛所說的這一段是可以考究的,我們以前唸的地理知識差不多也是這個樣子。直到白人侵占,自以為是的保護森林,禁止印地安人獵殺,於是生態改變了,而且一發不可收拾,環境保護的努力只是帶來更大的災難。

彼得‧艾文斯驚訝地發覺,地球的環境其實一直都在改變,書中有更多更多的證據顯示,我們現在所謂溫室效應的溫度上升,並不比幾千年前更糟。這並非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重視環保了,而是,我們的態度有必要做調整,所謂的「環保」不應該是去「做些什麼」(大量印製文宣提倡環保的重要、大量資源回收),而是「少做些什麼」(少些慾望、少些物質享受,如此就不需要有大量的資源回收)。書中有一句話說得真好,用來諷刺已開發國家,它是「我已經有我的了,我不要你去拿你的,因為你會引起太多污染」!

其實書中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,例如諾曼‧霍夫曼教授說的,我們的教育制度已經崩毀,大學變成了恐懼製造的工廠,製造社會焦慮:不許吃那些,研究顯示會致癌;不能做那些,研究顯示會造成災難;不能...學者認為......甚至不能思考!如此,一代傳一代地製造更多的學匠,只有論文,沒有真正的學識。
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這本書,但是,這真是一本値得推薦的好書。在看完此書當天,剛好有新聞:加州學者提出一份研究警告,南加州的聖安地列斯斷層已經累積將近300年的能量沒有釋放,隨時將會爆發超級大地震,但是大地震何時會來,至今科學仍然無法預測。2006/6/23 【東森新聞報 東森美洲新聞/洛杉磯報導】

您怎麼想?我是這樣想的:即使山崩地裂也不需要急著去做什麼預防,因為這就是「自然」;沒有什麼反不反撲的問題,因為我們人類就是自然的一部分,就算幾百年、幾千年後人類滅種,由其他生物取代也是正常;環境污染使得人類變得畸形或是無法生存,沒什麼好慌張,因為這是「人類」這種生物的生存方式;哪一天地球無預警爆炸,你不能說是人類的錯、大自然反撲,因為,這就是「自然」!星球本來就是會有壽命。我們用幾百年的科學知識(如果它足夠稱為知識的話)去臆度幾億年之中幾十年未來...很可笑不是!所以,超級大地震又如何?在無垠的時間涯裡,它比冰河時期更糟糕嗎?

書名:恐懼之邦(State of Fear)
作者:麥克‧克萊頓(Michael Crichton)
譯者:洪蘭
出版社:遠流

沒有留言: